《中国有嘻哈》

今天看了一集《中国有嘻哈》,能够感觉到制作人相当用心的在做节目。台下的观众都是圈子里的人,而屏幕后面圈子外的我能够感受到这是一群真正喜欢嘻哈的人,在国内能有人把一个一个小众圈子摆到台上给大家认识,真是很棒的事。

今天看了一集《中国有嘻哈》,能够感觉到制作人相当用心的在做节目。台下的观众都是圈子里的人,而屏幕后面圈子外的我能够感受到这是一群真正喜欢嘻哈的人,在国内能有人把一个一个小众圈子摆到台上给大家认识,真是很棒的事。

唯一的缺憾就是,节目里的歌曲歌词都太过平实了。

音乐从来就是歌手表达诉求的绝佳途径,在两千多年前,男孩们用《诗经》表达对漂亮姑娘的爱慕,很多唐诗宋词加上合适的小调后会别有一番风味,好像那就是量身定制的歌词。一段文字加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带给听众的是更加强烈的共鸣。作家与创作型歌手本就是一家,一年前的诺贝尔文学奖就给出了这个答案。

无论在哪个能自由表达言论的社会,音乐人从来都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在港台欧美日韩,大多数音乐人都会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呼吁自己的诉求,引导大家关注社会问题。LGBT、女性权益、校园霸凌、儿童安全。每个运动的背后都有一群音乐人、电影人、文学家在呼吁,让这个世界明天的太阳比今天更美好,艺术带来的不仅仅是短暂的心灵愉悦,更是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在这里,任何艺术作品要大范围推广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说唱最早是美国黑人在社区街头表达政治和社会思想的途径,它为政治而生。但在这片政治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却不能公开谈论的土地上,说唱的命运早已注定。当然它不会死,但缺少合适的土壤,植物还能健康成长吗?

成年人饭后聊天的话题相当单一。大多数未婚女性们谈论的是化妆品、包包,太太们多是孩子的成长。而在外打拼的男人们,除去工作,无非就是政治。是的你当然可以说,这里可以自由的谈论政治,虽然仅限于私底下的场合。而在网上留下稍稍「敏感」的言论的结果无非就是删帖或屏蔽,缺乏自由交流的结果就是自我思想的不断固化,于是人人都会变成一片孤岛。

那是一整个思想维度的缺失。

我认为人的思维是一个圆圈,在这个圆圈上可以分割成很多小块。政治见解、艺术品味、科学等。他们并不是有着泾渭分明的分割线,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术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在这个圆上科学区段最高的那个点,所以文学不好的人照样可以成为顶尖的物理学家,数学不好的钱钟书还是可以写出《围城》。

可决定你思想高度的却是这个圆上最低的点。

所以你可能会看到救死扶伤的医生会对太太大打出手、商场上呼风唤雨的企业家会迷信中医。这都是思想维度的缺失导致的。所谓的文理分科早已被认为不适合,缺乏部分科目的教育带来的是整个思维方式的转变。

无法自由表达造成的结果是自我审查,而长此以往在一门语言中会导致个别「敏感」词语的消失。奥威尔说,语言与思维方式相辅相成。如果一门语言中「敏感」词最终消失了,那么我们甚至不会往那个词语的方向思想,语言的审查带来的是思维的审查,「新语」是思维的最大敌人之一。

中国是个很大的音乐市场,但可惜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