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

春分刚过不久。

春分刚过不久,沉睡了久日的鲜花逐渐探出了头。树叶争先恐后地布满在细长的树枝上,让原本单调乏味的树木一下子充满生命的气息。恰巧今晨下了一场大雨,打在树叶和花瓣上让这群年轻的植物了解大自然的残酷,但也让杀不死的它们变得更加强韧。可春天对于人类绝不是生命的气息,反倒使得医院人头攒动。

人人都希望在自己遵守社会秩序的同时他人也必须遵守,至少大多数人。所以网上才有很多看到不遵守秩序者破口大骂,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类似违约的行为,现代社会遵守秩序的人是假定社会上每个人都签订了一份隐形合约,比如排队这件事。

早上去医院抽血,在这个中老年人比例极高的地方从来都不缺插队的现象。如果要了解中国中老年人在公共场所的行为医院是再合适不过的地方了。除了插队还有大声说话,以及偶尔对医务人员的破口大骂。医院似乎是个火药味十足的地方,这也难怪,来到医院的人大多对于自己身体的不争气感到无奈,但怒火总不能撒到自己身上嘛。而恰恰是插队这件事在医院人们好像习以为常,这不太符合常理因为人们总归把自己放在首位,而健康在潜意识里是最不可礼让的部分。但我想说的不是礼让。而是为何插队的总是年长但不算老年的人。或者说是刚退休,虽然头发已近花白但不至于难以行动,早晨或傍晚去公园跳广场舞平日在家带孙子孙女的那批人。他们显然不是时间不够,也当然不是耐心不足(否则就带不了小孩了)。但将这两个因素排除在外,好像也只有素质低这个原因了。可素质又好像不太对,看到发达国家的同龄人也会出口成脏,但排队几乎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深入人心的类本能。而还有更奇怪的是,这群人在爱插队的同时又是对自己在他人内心的形象最为看重的一代,否则也不会宁愿伤害自己的孩子也要逼着孩子结婚,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不要和别人不同而被别人说三道四。

抽完血我去了麦当劳吃早餐,很不巧的,那里的电脑坏了,于是店员似乎慌乱了手脚。曾经方便地点餐取餐电子化一下子倒回了数十年。没带现金的人没法点餐,人们拿着手机一脸茫然,仿佛回到了原始社会,却忘了手机支付只是在近两年内才开始普及。很难得的是点完餐后的取餐环节很大一部分是靠着自觉。部分无奈的店员在应付有些愤怒点餐的顾客,只剩几个负责配餐的店员忙得不可开交,无暇于验证嘈杂环境中人们点餐与否。突然间人们的取餐环节几乎完全靠的是自觉。诚信在这个时候变成唯一的检验方式,只需和店员说点了什么就可以直接取走而无需凭证。说来也怪,人们在倒回原始社会的同时信任的作用反而前所未有地增强,想起父亲所说的曾经大家一无所有但彼此间至少有诚信,不像如今经济发展反而让人失去了人味。但更让我注意到的是,眼前这群高素质的八〇后似乎和我在医院看到的中老年人一样呢。人头攒动毫无队列地大喊:「我的麦满分和咖啡打包」,「我这边少了杯豆浆」…… 我突然意识到这种场景很常见,在地铁上开门的那一瞬间,上车的急不可待,全然不顾下车优先的准则。而这群人绝不仅仅是中老年人,而是以上班族为主。但没人觉得这反常。

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所谓的低素质是个伪命题,至少很多东西无法解释。那群插队的中老年人童年经历的是人民公社时代,在那个时代所有东西都是公有的但稀少,所以哪有什么排队而是先抢到先得,这种童年的影响直到现在物质丰富了也无法磨灭,所以能看到老一辈的总是吃着昨天的剩饭剩菜而将今天做的继续保存为明天的剩饭剩菜,这一行为也反映在了排队上车、排队挂号、排队吃饭的时候。这是一种长期安全感的缺失导致即便日后的物质丰富也无法磨灭的心理阴影。而在麦当劳不排队大声宣告自己对事物主权的年轻人,以及在地铁开门瞬间拔得头筹的上班族,与他们的父母辈一样是对某种稀缺资源缺乏安全感,而这种资源就是时间。同样在售楼处全然不顾形象,拉着售楼人员就拼命询价而不顾其早已有服务对象,同样是一种安全感的缺失。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国家,这种安全感的缺失带来的种种焦虑,压在年轻人的心头。小孩的教育、家人的医疗、亲戚的眼光,全部压在这一代年轻人身上。所谓的素质不过是伪命题,而优质资源的稀缺导致的安全感的缺失才是根本。

回家路上,我突然想起在发达国家所谓文明人较多的原因,除了是因为多年教育的成果,还有很大程度上是阶级固化后人们失去了对优质资源的追求。那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遥不可及的资源。这时候人们的安全感来源就转向别处而不至于被社会对优质稀缺资源的疯狂追逐影响。于是人们不紧不慢但也无追求地生活。那这样子社会是进步了吗?

只能说是社会演化吧。

拜神

祠堂门口列着「天露滋润万物生,春风拂暖千家户」,横批「欢度春节」。

祠堂门口列着「天露滋润万物生,春风拂暖千家户」,横批「欢度春节」。尽管我相信没有人会去看,但也一番煞费苦心的保留下了这个传统。小孩子争先恐后地爬上门口的石墩狮子,大人们在门口热情洋溢地寒暄。仿佛在此前一年都是满载而归回来续上祖先的保佑。

人们将纸钱丢入在旁早已准备好的大炉中,一堆堆用阳间现金买好的阴间现金通过火焰传递到祖先的手中。偶尔有几张像是不愿进入这个传送门般飞腾而起飞也有这些钱的尸首仿佛不甘心地紧随其后。人们传递着自己的心意,伴随着纸屑的腾飞、空气在火焰的烘烤下扭曲及 PM 2.5 的飙升结束。

本就拥挤的祠堂在大年三十达到人流量的顶峰,在平日鲜见人影在进入拥挤不已。嘈杂的环境总能听到「借过」,人们将点好的香高高抬起以免灼伤他人。空气中弥漫着年轻人被普通话侵蚀的潮汕话和中老年人的地道潮汕话。等前桌拜完收好便把自己的摆上桌子。将煮好的饭打开将卤好的鹅解放,接受香尘香烟苍蝇合力考验。烟酒茶饼置于桌上接受祖先的洗礼保佑。祠堂上方的两个牛角饰物仿佛预示着新年牛气冲天。偶尔突然有碗破碎的声音短暂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但大家马上回归秩序各拜祖先。祠堂最前的陈列着一个个祖排,也偶尔有小孩好奇的问,最后发现大人也不知那为何物也失望而归。

积累了几年的经验也让我知晓了这个流程,但少了奶奶的细细碎语也反复群龙无首般地流于形式。在第三次拜后大家的热情戛然而止,收拾东西回家吃年夜饭。

那么这些仪式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这也就是中华民族所谓的信仰所在。不明真相的人总说中华民族虽然历史渊源流长却是个毫无信仰的民族,不像欧美国家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但我们这并不是一种宗教,即使我问奶奶 — 这个我眼中的拜神界权威人士,她也不懂得宗教为何物。但她说的是,我们拜的是祖先,这也就是中华民族的信仰所在。我们相信的是,我们逝去的祖先在阴间会在冥冥之中保佑我们,那是跟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人,真实存在的普通人,而不是经过神话的人。这种血缘所绑定的感情是无论如何无法脱离的,这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就预示着我们每个人都会被子孙纪念尊重,而每个人都会保佑自己的子孙后代。

当奶奶在拜祖先时低声祈祷,诉说着无私而又自私的心愿,我听到的便是保佑子孙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仅此而已。那是一种即便不识字、不懂得中国历史也懂得的朴实道理。那是经历了朝代更替、天灾人祸依旧保留的传统仪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保佑着中华民族基因常青。而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