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写读书小记也有一年的时间了,我的观点还是没变,读书依然是我最高效获取知识的途径,但读书不仅是为了知识。它同时可以为这个世界上被伤透的心抚慰上一层创可贴。它至少让你知道你不是孤独的,而这可能才是阅读之时最享受的事。
比较可惜的是,今年的我并没有写出很多读书笔记,没有其他的原因,不过是懒罢了。
吾虽不才,仍斗胆向在此歇息的有缘人推荐 5 本今年我读过的最喜欢的书。
在经济危机之后,欧盟的发展在不断地走下坡路。难民的大量涌入、恐怖袭击的创伤、英国的脱欧似乎预示着欧盟即将走向崩溃。法国大选上台的不是勒庞给了很多人以希望,至少如果茨威格现在还在人世间,它必然会对这一结果感到欣慰。可惜的是,他甚至没有熬到纳粹的倒台就先走一步。这是一位细腻的欧洲人写给当年欧洲的挽歌。当然,书中说描绘的太平盛世不过是海市蜃楼,但至少,它能抚慰现在受伤的心灵。
我读过四本乔布斯的传记,这一本是最好的。施兰德并不是把乔布斯捧得高高在上,在这本书里我能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乔布斯,他会无助、会孤独、会幼稚、会成长。他不是单纯的偏执、现实扭曲力场、暴躁、自大。乔布斯不是符号,乔布斯不是平面的,乔布斯就是我们。
提起十年,或者更加具体的说,1949 以后的某一个十年,你会想起什么?
在那十年的时间里,普通人又经历了什么?
你不好奇吗?
政治是什么?
在很多人眼里,那不过是如甄嬛传般的宫斗,各种腹黑学运用地炉火纯青。一个最残酷的丛林社会,但与自己无关。
可政治被誉为古希腊人最宝贵的遗产,难道就是这些简单的东西吗?政治作为一门学问、一门科学,真的仅仅是腹黑学的代名词吗?
谈论政治,是为了了解政治。而了解政治,是因为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得与政治打交道,没有人能躲得开。邓野先生的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政治是如何运作的?谈判是如何进行的?政治不是中年男子茶余饭后那「油腻」的谈资,政治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我们日常生活中总会接触到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收入不高、工时却很长。他们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只身来到大城市打拼。他们做着城市不可或缺的工作,他们建设了城市,城市却抛弃了他们。外卖小哥、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在一些人眼里他们如洪水猛兽,导致了城市犯罪率的上升。他们住着房租不高的城中村,冒着生命危险、忍着寒冷的冬天。至少他们有希望,有着自己憧憬的未来。但这个冬天异常寒冷,不只是天气,还有人心。
陆铭教授的这本书,不是从感性的角度分析,而是非常理性的驳斥了限制大城市人口数量的政策。新京报评价:「兼具严谨的学理逻辑和深刻的人文关怀,用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摇晃了那些长期以来将『城市病』归因于人口膨胀的认知偏见,以理性触及城市该被照亮的个体权利和公共利益」。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
有缘人,愿你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在被社会磨平棱角的同时,在焦虑于「终身学习」的同时,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挣扎的同时,暂时停下奔跑的脚步,休息一下,读上一本书。愿我们心灵的创伤能得到治愈,愿我们能继续享受爱的甜蜜,愿我们不再孤独。
愿我们能保留自己的纯真。
果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读书面